7月10日清晨6:30,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又开启了一天紧张的教学工作。但7月10日早晨,却没有了朗朗的读书声,代之为学员和师生们欢快的笑声。原来,“每周中国文化活动”本周五改在了清晨举行,这次活动是端午节文化活动中展示的“中国结文化”体验活动。汉语教师志愿者石培翠是中国节文化活动的主讲者,100多名孔子学院学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柬埔寨新闻频道CNC进行了录播。

石培翠主讲“中国结文化体验活动”

现场演示吉祥结的编织步骤
石培翠用精彩生动的PPT为学员作了简单而详尽的文化介绍,学员们对中国结的来源、象征、用途以及种类有了初步的了解。学员们看到了中国结的样式变化多样,一根小小的彩绳就能串联起一个个缤纷异彩的大世界。除此之外,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些形色各异的编织结里,蕴藏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对于美好、团圆、和谐的向往和期盼,更是他们内在品性的刚柔并济与聪颖智慧。学员们纷纷表示,对中国结的了解更深刻透彻、全面立体了。

孔子学院学员们认真学习编织中国结

耐心指导学生编织中国结
当然,学习完了背景文化知识,最让学员们兴奋的,莫过于现场学习编织中国结了。本部石培翠老师首先展示了两种中国结-双联结和吉祥结的手工成品,然后一步一步认真示范、耐心讲解。学员们一个个手绕五彩绳,心系中国结,跟着老师,编织出属于自己心目中的“吉祥如意”。学员们表示,柬埔寨人也会编织手绳,和中国结的编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这次体验带给他们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全体学员手拿编织成果与老师合影留念
时间已近7月中旬了,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们也快完成他们近一年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回国了,想到要和这些勤备好学的柬埔寨孔子学院学员要分手了,可能一辈子也难再见到。志愿者们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能多教给学员们一些汉语和中国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