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教学科研专项提高班圆满结束
为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根据我校外国语学院与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有关合作协议,7月3日-5日,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邓鹂鸣教授、博导应邀到外国语学院为教师们开设教学科研专项提高班,举办3场专题学术讲座和1个研讨会。

在7月3日的开班仪式上,韩琨院长指出基于与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友好协作关系,邓鹂鸣教授、博导百忙之中为了我们的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等开办三场学术报告及研讨会,希望老师们倍加珍惜。

7月3日上午,邓鹂鸣教授以《科研论文发表与课题申报---基本理念及案例分析》为题,为老师们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如何娴熟地运用常规的研究方法去捕捉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定期跟踪国内外学术期刊,注重选题价值和申报课题文本的书写,要重视学术规范等。邓教授详细分析了CSSCI来源期刊语言学22种(外语类12种,汉语类10种),以及国外数十种SSCI来源期刊(语言教育类)的期刊风格、录用标准、质量评价等,对老师们今后论文投稿的针对性提高颇有裨益;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邓教授结合她自己已发表的论文和主持结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深入浅出地从文献综述、论文(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思路、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参考文献等为老师们讲解剖析,答疑解惑。下午,邓教授组织课题申报书文本的研讨,老师们争先恐后地就各自申报的校级、省级、国家社科等立项申报书向老师求教,请老师“把脉、诊断”,气氛热烈,互动频繁,非常“接地气”,教授的解答、指点让人醍醐灌顶。

7月4日,邓教授的讲座《运用多层面文件夹,发展中国学生的写作能力---一项基于体裁法的研究》则让老师们对体裁法有了直观的认知,以及对语体实证研究的开展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老师们还分享了邓教授最新学术专著“Developing Chinese EFL Learners' Generic Competence: A Genre-based &Process Genre Approach”( 2014年德国斯普林格 ( Springer)出版)的要旨。老师们表示今后会在文学、翻译、语言学等学科教学中更多运用多层面文件夹,积累科研素材,激发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二语习得能力。
7月5日,邓教授作了题为《学术语篇体裁分析:以引言和摘要为例》的学术报告,重点示范了何为体裁,何为学术语体规范,以及如何规范学术用语与词汇,如何从语篇体裁的角度建立范式。老师们对学术语篇写作中系列交际语步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引言和摘要的学术规范也更为明了。
韩琨院长与老师们一起三天始终参加紧张又富有成效的学习,大家受益匪浅都佩服邓教授对教学、科研的执着、坚守、成就,其清晰明了的讲述不时被感激的掌声打断,每天下课后,邓教授总是被好学的老师们团团围住,大家都觉得时间过的太快。在结业典礼上,邓教授指出,通过三天的学习交流了解,外国语学院领导重视教学、科研,身体力行和老师们敬业上进也感染了她,并预祝我院在3-5年内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和较大改观。韩琨院长深有感触地说:三天的学术讲座,老师们被邓教授渊博的学术、严谨治学的精神、知识分子的风骨所折服,老师们在邓教授身上感知了一个真正学者的风范与气魄。同时,老师们都从教授、博导的身上学习了许多,获取了力量,对今后的教学、科研有了更足的动力和更明的路径、方向。
此次教学科研专项提高班是我院与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继国学译馆项目、学生论文写作、访问学者项目等合作举措的又一次延伸。